紫砂壶的成型有三种基本方法。紫砂圆器一般用泥片拍打成型法,紫砂方器一般用泥片相接法,紫砂塑器一般用泥片捏塑法。下面以紫砂圆器为例来展示紫砂的成型为法。
1.切出所需大小的泥块、泥条。
2.用木搭子敲打圆形泥片。
3.用规车划出所需尺寸的泥片满片。中间用底珠(衬垫用的小竹片)垫好圆心,划出底片。
4.打泥条。用竹签刮压泥条,去除一定的气泡。用墙车(一种有两面刀刃的划泥工具)划出一定宽度的泥条。
5.平整泥条。用竹签刮平泥条表面,然后用竹签插入泥条背面,使泥条与泥凳脱离。
6.裁泥条。划出所需泥条的高度,切去多余部分。
7.按照所要制作圆器的最大腹径,划出一块稍厚的泥片(称围片),置于铁转盘中心。
8.将泥条围在泥片周围,呈圆筒状。从交叠处垂直向下、刀面保持与泥条一定得斜度切下。在切口面掸水。
9.将切口粘接。将结合处里外刮平、粘牢。
10.右手用木拍拍打,左手在圆筒内配合衬托,铁转盘均匀转动,拍出底腹部所需弧度。
11.当底部已收至恰当尺寸时,用脂泥(泥浆)掸在泥条上,然后将底片安装上去。拍打粘接完成的圆器底腹部分。将它翻转安放,用小竹拍刮去内部多余的泥浆。
12.拍打出肩腹部弧面。
13.安装粘接满片(满片起到定型、支撑的作用,是一块结构片,以后要挑掉的)。用拍子轻轻拍、擀,使已拍出的圆器更规整,肩、腹、底更恰当分明。用竹篦子(专用于规整弧面的竹工具)轻轻理好壶体。
14.按照假底(即圈足)的高度打出一定厚度的泥片,用规车划出同心圆形,掸上泥浆,粘接在底片上。注意放在正中,用竹拍拍牢。
15.按照口部造型所需颈的高度,粘接上一定厚度的泥片,同样要划出同心圆。拍打平整、牢固。在壶颈部覆上脂泥。
16.用竹工具轻轻刮去多余脂泥(竹工具的弧度可自己制作、调敕,当不需要弧度时,可以不施脂泥)。用一头为圆弧凸面的竹工具(勒子)理出颈部弧面,同样理出底足结构部分弧面。
17.挑去假底里面的一块泥片,露出圈足的大致形状。用竹工具清理圈足。
18.用揉好的软泥搓成所需粗瘦的圆条。切取一端,用铁尖刀插入,在桌面上贴紧、滚动,做出壶嘴出样。搓出壶攀(把手)泥条。慢慢理出所需壶把的圆弧。
19.待软湿的壶嘴、壶把晾至定型时,用竹尖九刮压、整理,进一步理出较准确的造型。按需切出壶嘴的形状。
20.在壶体上钻孔,预备安装壶嘴。
21.安装嘴、把,注意保持端正。用软泥塑琢壶嘴、壶把。使它们与壶体造型相配合、吻合。
22.挑去颈部泥片同心圆里面的一块泥片,露出口部轮廓,再划去满片。开出壶口。
23.用明针(牛角薄片)整理,砑光壶体表面和壶嘴、壶把手。
24.划出壶盖所需泥片,晾至一定弧度,用一头有凹面的牛角工具理出盖边。
25.在凸弧面内模上将盖片拍打,形成凸弧面盖子形状。用软泥条揿放在在壶盖内,刮压平整。
26.以木尺宽度为标准,划出小泥条,呈厚薄渐变状,作壶盖子口用(子口即盖)。
27.划出一块泥片放在壶盖里面,比较一下大小,这块泥片作为壶盖子口的直径标准。
28.将子口泥条围在泥片周围,切出、粘接、刮压平整、牢固(注意动作要轻)。
29.在子口上厚的一头敷设脂泥,再粘接在壶盖内。用竹工具理直子口。用弯曲的刀具除去盖内多余泥料。
30.塑出盖内弧面,可以用泥浆和竹工具刮、填、晾干后再作整理。